“有机”是金字塔尖“无公害”是基本档
国内有机蔬菜起步晚,发展缓慢,目前主要销往发达城市。东升有机农场场长刘伟介绍,我国有机蔬菜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直到2003年东升开始生产有机蔬菜时,“很多人还不知道有机蔬菜是什么”。
有机蔬菜的“有机”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贵呢?记者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熟悉有机蔬菜认证工作的郑华副教授。
“就蔬菜而言,如果建立一个金字塔模型,那么有机蔬菜就是处于最高点,是最为理想的蔬菜。”郑华指出,蔬菜金字塔模型中,普通类蔬菜处于最低层,然后依次是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无公害蔬菜应该是普通大众最基本要求,保证个人健康最起码做到免除农药等残留物的入侵,而有机蔬菜则是处于金字塔的最高层,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
何谓有机蔬菜?郑华说,“有机”一词起源于欧美国家。上世纪40年代前,欧美国家的农作物种植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庄稼地越来越瘦。于是,欧美国家开始审视这种耕种模式,到了20世纪40年代,第一代有机农场在美诞生。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也开始认识到农药、化肥等化学用品对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的破坏,开始探索绿色、有机的种植模式。直到2005年,中国国家有机标准管理体系GB/T19630出台,对通过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出来的有机产品作了明确规范,使有机生产标准化,实现有据可依。”
有机产品必须通过认证
郑华说,有机产品必须通过相关机构的认定。即由独立的认证机构深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认证的有机农场,所生产的产品将获准贴上统一的有机标志。所以市民选购有机蔬菜时,一定要认清有机标志才买。目前全国独立认证机构已经不少,在广东就有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食品评审部等。
有机蔬菜生产要求严格,有机农场如果以前进行过常规种植,那么生产有机产品前要经历一个有机转化期,“ 转化期的产品只能算是有机转换产品,而不是有机产品”。他说,对于蔬菜、水稻等一年生作物,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而果树等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36个月。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有机蔬菜成本高、产量低
郑华说,有机产品生产从生产管理体系上就比普通蔬菜种植要严格得多,无疑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而且有机农药、肥料价格比化学农药、化肥高出一倍有余。另外,有机蔬菜产量不高,并且还要经过认证手续和两年转换期,期间也需要大量花费。
可见,有机蔬菜的生产成本相当高,这就是市场上有机蔬菜价位居高不下的原因,也是所有有机产品卖价高的原因。郑华说:“一次去到韶关一个有机农场,他们生产的有机柚子要13~15块1斤,而普通的柚子1斤只需两三块。”
“其实有机蔬菜的种植,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一个环保问题”,郑华说,种植有机蔬菜,逐步取缔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土地逐渐回归到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这一过程对环保具有重要意义。“小时候我们看到稻田里有鱼虾、青蛙,现在已经很少能见到了,这就是农药、化肥对整个生态的破坏。”
知多D
什么有机产品?
有机食品是由英文的“Organic Food”直译而来。
根据国家质监局颁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定义,“有机产品指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国际上,是指来自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
有机产品四大标准
1、原料有机纯天然
有机蔬菜等有机产品,原料一定要来自有机农业体系的纯天然产品。种子、农药、肥料等,都不能是基因工程或化学合成产品。有机菜使用的农药和肥料,不但要符合有机标准,用量和时间都有严格规定。
2、全程执行有机标准
有机产品的生产过程,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有机标准,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都保持健康、营养。
3、流程详细跟踪记录
有机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详细地跟踪、档案记录等工作,保证所有有机产品都有据可凭。
4、必须经过有机认证
有机产品必须经过国家批准的独立认证机构认证,才能确认为有机产品。如未经认证,再怎么说自己的产品好吃健康,也不能算数。
有机产品标志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陆续颁发、实施《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标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等规范性文件。
根据《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获得认证的产品必须加贴全国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标识,该标示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两种。一般来说,一个农场申请有机产品认证后,经过1~3年的转换期后才能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使用“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转换期间要完全按照有机认证标准进行生产,但其产品只能使用“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
有机产品认证机构
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有机蔬菜,需由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依据《认证认可条例》和国家《有机产品》标准要求进行的认证。目前,主要的认证机构有广东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中国联盟等,经过认证的产品方可标识为有机产品并使用其标志销售。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是中国农业部推动有机农业运动发展和从事有机食品认证、管理的专门机构,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
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创立于1993年,经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设立,并获美国注册认可委员会和英国皇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农业规范、有机食品等方面的认证机构。
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中国联盟是专门从事有机食品国内及国外认证的机构,其前身为在设立在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内的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中国分会,成立于1995年初,在中国已开展多年有机认证检查服务。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是指源于良好生态环境,按照专门的生产技术规程生产或加工,无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符合标准规定的卫生质量指标的农产品(000061,股吧)。严格来讲,无公害是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所谓无公害蔬菜就是指蔬菜中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级别比无公害食品高,只要与环保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之以“绿色”,因此绿色食品就是突出其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地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并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其中A级绿色蔬菜需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AA级绿色蔬菜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