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科研实践团澄城分队实习报道(五)——躬身田间除杂草 实践课堂长真知:实践团助力农场生态维护
7月10日下午,在澄城县东思定家庭农场的绿化带间,一群年轻的身影正挥汗如雨,埋头苦干。他们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澄城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指导老师江志利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践课——清除农场绿化带中的顽固杂草,为农场生态环境的优化贡献青春力量。
杂草丛生的绿化带
本次活动聚焦于农场绿化带中滋生茜草、鹅绒藤、猪毛蒿和枣儿菜等几种恶性杂草。活动伊始,江志利老师并未急于让同学们动手,而是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农场绿化带旁,老师拿起实物样本,为团员们详细讲解了这几种杂草的形态识别要点、生长特性以及它们对农场环境、作物生长的潜在危害。江老师指出,茜草根系发达,侵占性强,会与绿化植物激烈争夺养分和水分;而鹅绒藤则以其藤蔓缠绕的特性,会覆盖、绞杀绿化苗木,影响其正常生长和景观效果。这堂生动的“杂草识别与防治”现场课,让同学们对书本知识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也明确了此次劳动实践的目标和意义。
江志利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杂草的基本知识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迅速投入“实战”。在老师的带领下,团员们根据任务区域和杂草分布情况进行了合理分工。大家深挖茜草盘根错节的根系,或割除缠绕在苗木上的鹅绒藤蔓等几种杂草。尽管气温较高,劳动强度不小,但同学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大家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相互协作,默契配合,仔细清理每一片区域的杂草,确保清除干净,不留后患。
实践团成员正有条不紊地清理杂草
杂草 VS. 我们 究竟谁厉害!
通过此次除草行动,将课堂所学融入实践,他们不仅用双手美化了农场环境,更在劳动中深化了对农业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农科学子知农爱农、学以致用的精神风貌。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劳动体验,更是一堂深刻的专业实践课和思政教育课。
经过清理清扫 绿篱脱去了“杂草”外衣,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