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

2024年暑期科研实践团大荔分队实习报道(六)

发布日期:2024-07-22  来源:暑期科研实践团大荔分队  作者:暑期科研实践团大荔分队   点击量:

大荔新颖现代农业园区部分病虫害调研

随着实习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推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更在园区这片生动的课堂上,对园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病虫害问题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成员们分组深入园区各个角落,细心观察植物存在的细微异常,耐心记录每一种病虫害的特征,逐渐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通过与园区管理人员的交流学习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员们还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一步加深了对病虫害的理解。

1.苹果黄蚜:同翅目、蚜虫科(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刺吸式口器

苹果黄蚜位于园区内的鹅绒藤上,是一种刺吸式害虫,以若蚜、成蚜群集于寄主嫩梢、嫩叶背面及幼果表面刺吸为害,受害叶片常呈现褪绿斑点,后向背面横向卷曲或卷缩,群体密度大时,常有蚂蚁与其共生;主要为害苹果、沙果、海棠、木瓜等植物。

5月进入发生危害盛期,67月间繁殖最快,产生大量有翅蚜扩散蔓延造成严重为害。78月间气候不适,发生量逐渐减少,秋后又有回升。10月间出现性母,产生性蚜,雌雄交尾产卵,以卵越冬。

现阶段盛夏时期正值其繁殖高峰期,大荔的气候条件适宜,苹果黄蚜的发生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可以为实验提供足够的虫源,这些虫源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因为处于自然环境中,其生理状态和行为习性都更加接近真实情况,从而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2.西花蓟马:缨翅目、蓟马科(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锉吸式口器

西花蓟马位于园区大棚内的辣椒地和黄瓜地中,西花蓟马对农作物既有极大的危害性。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主要为害李、桃、苹果、葡萄、草莓、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菊花等,随着西花蓟马的不断扩散蔓延,其寄主种类一直在持续增加。

西花蓟马繁殖能力很强,个体细小,极具隐匿性,一般田间防治难以有效控制。在温室内的稳定温度下,一年可连续发生12-15代,雌虫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在15℃35℃均能发育,从卵到成虫只需14天;27.2℃产子最多,一只雌虫可产卵229个,在通常的寄主植物上,发育迅速,且繁殖能力极强。

西花蓟马在大棚内的特定的气候环境中旺盛生长,繁衍后代。在实验初期,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人员特意在大棚中培育了一定数量的西花蓟马作为实验对象。这些西花蓟马在精心管理的环境下迅速繁殖,数量充足,为实验提供了丰富的虫源。然而,随着实验进程的不断推进,实验涉及多个处理组或重复实验,导致对西花蓟马的需求量远超初期的预期,研究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发现西花蓟马数量现阶段大幅度下降,造成实验进度减缓。





3.朱砂叶螨:真螨目、叶螨科、叶螨属(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刺吸式口器

朱砂叶螨位于园区周边的田间玉米地里,以成、若虫聚集植株叶背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处呈现失绿斑点或条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变白干枯,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产量损失;食性杂,可为害多种作物,主要为害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豆类、马铃薯等,以保护地蔬菜受害重,也是棉花及花卉上的重要害虫。

发育起点温度为7.78.8℃,适温度为2530℃,适相对湿度为3555%,因此高温低湿的67月份为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但温度达30℃以上和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一代通常从开始到结束在520天,这取决于温度。炎热和干燥条件会增加的速度发展,玉米生长季里红蜘蛛可生长710代。

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朱砂叶螨位于田间的玉米地里,这里的环境条件会受到了天气因素的影响,在实验进行的关键阶段,由于遇到了连续不断的降雨,不利于朱砂叶螨的繁殖,从而无法提供足够的虫源,为了确保实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所以选择位于大棚豆角地中的二斑叶螨进行后续实验。





4.二斑叶螨:蜱螨目、叶螨科、叶螨属(Tetranychus urticae Koch)刺吸式口器

二斑叶螨位于园区大棚中的豆角地里,以成螨和若螨在叶背吸汁为害,受害叶片出现灰白色小斑点,并可见丝网,由植株下部叶开始向上部叶扩展为害,严重时落叶。螨口密度大时,被害叶布满丝网,提前脱落;主要为害蔬菜、大豆、花生、玉米、高粱、苹、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棉、豆等多种作物和近百种杂草。

二斑叶螨发育的最适温度是2135℃,相对湿度35%55%,高温干旱易于大发生,当气温超过40℃时停止发育,多雨、低温及短日照会使幼螨发育不良、滞育。降雨量少,温度较高,有利二斑叶螨的发育,以致其暴发危害。在早春寄主上一般发生一代,于5月上旬后陆续迁移到蔬菜上为害。由于温度较低,5月份一般不会造成大的为害。随着气温的升高,其繁殖也加快,在6月上、中旬进入全年的猖撅为害期,于7月上、中旬进入年中高峰期。

现阶段大荔地区的大棚蔬菜种植区近期由于气候变化正面临着豆角作物长势不良的现象,二斑叶螨的生存与繁殖高度依赖于宿主植物豆角的健康状况,当豆角长势不良时,叶片的营养成分减少,组织结构变得脆弱,不利于二斑叶螨的取食与繁殖,对于完成实验所需的虫源数依旧存在不足。





5.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黄瓜花叶病毒位于园区冷棚的辣椒地中,花叶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在植物上寄生的病毒。辣椒病毒病症状最常见的有两大类型:一为斑驳花叶型,植株矮化,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花叶,叶脉上有时有褐色坏死斑点,主茎和枝条上有褐色坏死条斑,以致整株死亡。二为叶片畸形和丛枝形,叶脉褪绿,出现斑驳,花叶,叶片增厚,变窄呈线状,是节间缩短,有时枝条丛生,后期植株矮化,果实上呈现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花斑,有疣状突起,病果畸形,易脱落;病原病毒附在采种用母本马棘、芜箐多病株和印度焊菜等多年生十字花科植物根部越冬。

在高温、干旱、日照强度过强的气候条件下,辣椒抗病毒的能力下降,易导致病毒病的发生。一般温度超过33℃,相对湿度低于60%,光照较强的条件下,病毒病呈加重趋势。其次,温差较大,气温忽高忽低,并有适量降雨,而整个夏季气温偏高的年份发病也重。

现阶段在大荔地区冷棚中辣椒病毒病已处于晚期,持续的高温不仅破坏了辣椒植株正常的生理机能,降低了其抵抗力,还加速了病毒的复制和传播速度,使得病毒病大范围爆发,但为实验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从而能够开展一系列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6.玉米大斑病(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

玉米大斑病由大斑病凸脐蠕孢引起的,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玉米大斑病病菌以其休眠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

当天气湿冷时,玉米大斑病会大面积的暴发与流行;湿热的环境条件同样也利于玉米大斑病的繁殖生长。玉米大斑病菌在温度20~25℃、湿度超过85%的情况下会保持相对活跃的状态,有利于病害的流行;但当温度高于28℃或低于15℃,湿度低于60%的情况下,玉米大斑病菌呈休眠状态,病害的发展将会被抑制。

当前阶段,在大荔地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深入,特别是进入8月份后,大荔地区的气候条件转变,有利于玉米大斑病菌的繁殖与传播,预计玉米大斑病在该月份会迎来一个大幅度的发生期。





在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中,通过跟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仔细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及其危害症状,使成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农业科学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并且通过亲手操作、亲眼见证、亲身感悟,成员们不仅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农业事业的热爱与责任感。


作者:暑期科研实践团大荔分队    来源:暑期科研实践团大荔分队